本网讯(通讯员 王媛)11月15日下午,由科技处举办的“科研与人生”系列讲座第六场在钱学森报告厅开讲。生命与科学技术学院徐飞博士开展主题为《人类新希望:抗氰呼吸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前景》的讲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药学院、园林园艺学院12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徐博士2012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专业,同年,成为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专职教师。长期从事植物逆境生理、植物病理及果实采后生理研究,科研成果丰硕,发表论文40余篇,SCI论文近30篇。2016年入选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楚天学子;2017年获得“武汉市优秀博士资助”,领衔的“植物抗逆与分子育种”团队获批为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2017年10月-2018年10在英国Sussex University大学与Anthony L. Moore 教授合作开展植物逆境生理相关科学研究工作。

图为讲座现场
讲座中,徐博士谈起自己的研究,如数家珍,从氰化物的生化性质说到植物抗氰呼吸的研究进展,认为植物能克服氰化物的毒害的优良特性,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将来运用到医学中,将会是人类疾病治疗的一大突破。

图为学生提问
在交流过程中,很多学生对徐飞博士所说抗氰呼吸的强大医学功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就抗氰呼吸可以解决的人类疾病向徐教授提问,徐博士一一作了解答。并对于学生提出的“氰化物和药物的关系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徐博士指出,在药物的研制中不能只考虑有效成分而不考虑其副作用,“是药三分毒”,很多中药材中氰化物的含量不低,这点值得医学工作者关注。整个讲座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启发了学生思考并加强专业学习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