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韩洋洋)5月24日,三农学院、科技处组织学校科技工作者代表参加“传承袁隆平先生科研精神,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缅怀袁隆平先生与科学家精神专题学习活动,理事长余毅、校长王祚桥、副校长李毅、科研工作代表、学院科研分管领导代表和在校联培研究生,以及科技处全体成员参加。
会议由李毅副校长主持,会上,首先大家观看学习了央视纪录片《为时代而歌:袁隆平》,回顾袁老创立“三系杂交水稻”所经历的坎坷与取得的伟大成就。李教授从切身经历着眼,讲述袁老为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李教授感言:袁老的科研故事告诉我们,做科研首先要掌握好的方法,然后要持之以恒的付出,只有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才能走得长远。科技工作者踊跃发言,徐飞博士驳弃了网络中一些负面言论,讲述了杂交水稻的种植现状、价值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指出袁老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解决了中国及世界缺粮问题,更重要的是他的科学家精神。科技处处长袁飞荣博士结合自己的经历,介绍了袁老深厚的农业人才培养情怀,袁老在2019年湖南农大新生入学典礼上的致辞,给出的8字箴言“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对我国顶尖农业人才培养很有指导意义,认为年轻人要传承袁先生的科研精神,就是要打好基本功,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自由自在的思考,孕育灵感的火花,取得最后的突破。并指出,武生院作为一所应用性大学,师生搞农业研究更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做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最后,余毅理事长做总结讲话,他介绍了袁隆平先生开展科研的历史背景和科研条件,回顾了袁隆平先生研究三系杂交水稻的艰难历程,并从其科学思维、科学视野、人格魅力、科研团队、矢志不渝的信念、持之以恒的决心等方面深入分析了袁隆平先生率先取得杂交水稻育种成功的必然性。号召全校广大师生学习袁先生伟大的家国情怀,勇于追梦,敢于担当,把自己的梦想与国家和人民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贡献。
图1 参会人员观看学习央视纪录片《为时代而歌:袁隆平》

图2 余毅理事长发表学习感言并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