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武汉洪山礼堂隆重举行。会上,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出炉,共授予312项(人),其中评选出自然科学奖48项,我校水稻分子育种科研团队方中明教授、吕凯副教授、汪杰副教授和联培研究生吴博文共同的研究成果“氮营养与植物激素调控水稻分蘖和产量的生理与分子机制”获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这是我校湖北省自然科学奖的零突破,也是湖北省民办高校该奖项唯一的获得者。


解析外界氮肥和植物内源激素调控水稻分蘖和产量的生理与分子机制,不仅有助于农业上科学施肥,还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氮利用效率,这既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迫切要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我校水稻分子育种科研团队通过近10年的攻关,发现了氨基酸在不同浓度下差异调控水稻分蘖芽伸长的生理机制,建立了氨基酸运输动态观察的方法,揭示了氨基酸转运基因OsAAP3和OsAAP5通过激素途径负调控分蘖的生理与分子机制,解析了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信号下游BZR1与独脚金内酯下游D53互作抑制FC1转录调控水稻分蘖的分子机制。项目为外界氮肥和内源激素影响水稻分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为水稻实现减氮促蘖和促蘖增产提供新思路,为水稻适应不同有机氮环境及粳稻实现优质又高产提供新途径,还为水稻实现“施肥下降、产量提高和无转基因标记”提供了新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