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为讲解五四精神,帮助同学们深入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张岩泉教授于4月26日下午四点在西方蓝报告厅举行“音调未定的传统”:五话语六题专题讲座,文学院学生参加。

图为学术讲座现场
张岩泉从六个方面展开对五四的讲解。他首先说明,关于五四的回忆、研究及纪念活动,已形成繁复的“历史调式”,衍生出无数亲疏不一、形态各异的五四话语。百年五四因此成为“音调未定的传统”,成为常说常新的话题。
随后,他引入“轴心文明”的概念,论证了五四时期已经构成了现代中国的轴心时代。当谈到当时中国面临的政治主权和文化价值的双重危机时,张岩泉详细解释了五四之前中国面临的困境,儒家文化遭受西方文明的挑战,人们于是开始寻求国家的尊严、意义与价值。因此,救亡而非“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成为最急迫的不二选择和思想文化史的深重辙印。
在谈到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时,张岩泉强调,历史的转折依靠人民群众,而我们作为时代的新青年,更要从五四运动中汲取养分,进行新时代的“改革”。现在我们纪念五四要有新的策略,我们不仅要纪念,更要反思,制定超越的目标,以此实现自我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