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叶涛 摄影 陈冲)10月10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三女牙教授受邀到我校作“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学术报告,为师生带来一场关于未来教育的思想盛宴。余毅、蔡红生等校领导,各学院管理干部及无课教师,双能双教中心、教育教学督导室全体人员和学生代表1300余人聆听报告会,校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江珩主持报告会。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学术报告会现场

刘三女牙教授为师生作报告
刘三女牙教授从新突破、新挑战、新形态、新实践四个方面对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创新进行深度解读,并以小雅智能教学平台为例,用深入浅出地讲解对未来教育形态的演变进行了前瞻性展望。他认为,未来教育教学的新篇章,将由AI与人类共同谱写。教育不是被改造的对象,而是驾驭AI技术的舵手。教育者必须学会与AI协作攀升文明阶梯,才能找寻到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教学提质增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教育强国建设增添源源不断的动能。

学术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师生认真聆听
整场报告持续近两小时,内容翔实,精彩纷呈。报告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与深入思考。“刘教授讲到的新范式下的多空间协同、人智协同、理数协同让我非常向往,”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大三学生田亮羽在听完报告会后兴奋地表示,“这让我想象到,未来的课堂不再是‘一刀切’,而是真正围绕我们每个个体的需求和兴趣展开,学习会变得更有趣、更高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潘天恒对报告中提到的“新一代教育基础设施:如何构建教育大模型”深有感触:“刘教授指出,新一代教育基础设施要懂教育、少幻觉,建立个性化教育服务新模式。这为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教师的角色,从‘内容的源头’变成了‘思维的教练’。这场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紧贴教学实际,令人深受启发。”
据悉,我校于今年2月初,成立了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成长与教学创新研究中心。该中心旨在落实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推动适应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改革创新。
附:刘三女牙简介: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长期从事教育大数据、智能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级重大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1项;发表学术论文213篇,出版著作10部,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9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湖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